浅谈“检查”的要义
——读《1965:耀邦早春行》有感
最近,匆忙中读了省人民出版社新出的《1965:耀邦早春行》一书。该书撷取了1965年早春,胡耀邦同志初任陕西省委书记,深入安康地区检查工作的一些片段、若干场景,时间跨度并不长,总共仅8天而已,掩卷后忍不住浮想联翩。
中央八项规定历经近两年的实践,民间一片叫好声。八项规定中就有关于如何开展检查的原则性要求,剑指检查中种种不规范、不切实弊端,联系书中描写的耀邦同志这次早春之行,更觉得落实八项规定就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体现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应有的情怀。
检查本是上级部门、领导了解情况、督促工作、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重要领导方法,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时候,这个领导方法产生异化,出现很多问题,引起群众不满。如检查不深入、不细致,预设观点“瞎指挥”;发现问题不指出、不批评,追求“和谐”弃原则;整改问题不落实、不追责虚晃一枪“放空炮”,等等,甚至于出入境迎送、记者簇拥、警车开道,预设路线、场景搞“排练”,像演戏一样。这样的检查,上级过了“官瘾”,下级的得了“好评”,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群众称之为“花架子”,遇到这类“检查”,他们嘴上在敷衍,心里在骂娘。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耀邦同志的这次安康之行:他轻车简从,每到一处,总是先走访群众,并且常常不表明身份,到群众中间去聊天,问生活、问生产,甚至问耕牛牙口,农民还以为他是个牛贩子;他到农村广场上,与支部书记一起到台子上,你问我答,分析小队生产状况,提出解决问题思路;他待人平等,没有“领导派头”,招呼摆渡船夫一桌子吃饭,在开干部会时,并不要求干部掏笔记本作记录他的“重要指示”;他敢于批评,检查中发现一些不合经济规律荒唐做法,他直斥某些干部“蠢、死官僚、只想当官做老爷”;他敢于说真话善于办实事,发现安康地区群众生活极为贫困,甚至吃不饱,就向国务院写信请求减少征购粮,并提出在汉江上建大桥,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他的这次安康之行,时间并不长,却充分表现出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许多与之有过交往的普通群众至今称其为“胡青天”—这称呼是人民群众能给予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最高赞誉。笔者曾在机关综合管理部门工作,经常迎接检查,也多次参与检查,深感检查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本无所谓好坏,当群众反感、抵触某种“检查”,往往不是针对检查本身,而是针对搞这种检查的人,准确的说,是针对违背群众意愿,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的某些干部,因此,我真诚希望哪些以检查为主要工作方法的干部,都能从耀邦同志的轶事中得到镜鉴,照一照自己言行:要带着问题出发,为着解决问题思考,虚心做群众的“学生”;要善于收集、提炼、推广基层经验做法,积极选树群众认可的典型;要敢于说真话,说“人话”, 敢于担当,敢于迎着矛盾上;要对发现的问题善于刨根问底,拿出解决办法,跟踪落实。一句话,耀邦同志是真正地秉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他的许多思想、观点、方法和今天我党反复强调的群众感情、群众观点问题,始终坚持“三严三实”的一系列提法是一脉相承的。
感谢作者,通过尘封的历史档案,经由安康父老的悠悠之口,为我们钩沉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关于“检查”的逸史,特别是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它让我们又凭添几多感慨。
哲人远逝矣,传统永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