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三项措施,推进“三资”监管规范运行

信息来源:    作者:鲁江涛   发布时间:2025-09-19   浏览次数:次  


今年以来邑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聚焦群众关注,健全监督机制,强化三资监管,推动农村“三资”阳光规范运行。

聚焦关键少数,夯实“三资”监管政治责任。开展三资管理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区纪委列席农业农村局党委会7次,督促履行“第一议题”制度,指导农业农村局制定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措施,将三资监管责任层层分解,进一步压实农业农村局“三资”监管政治责任。

聚焦关键岗位,压实“三资”监管工作责任。区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监督责任,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下沉一线的方式对区农业农村局关键科室、重点岗位和街道村组开展监督,对“三资”监管领域遇见的重点难点问题,召开会议开展工作研判,确保监督工作不走偏,见实效。同时,积极指导农业农村局针对市纪委、区纪委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通过指导和督促,促进“三资”监管工作不断优化,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创新监督模式,做实“三资”监管监督责任。区纪委运用“纪委+部门”监督模式,充分发挥巡察、审计力量,下沉街道一线对农村三资工作开展监督,定期运用三资管理平台优势开展线上监督。督促农业农村局开展城乡要素交易市场线上交易,鼓励群众注册“三资公开”APP,发挥群众监督力量,让三资监管公开透明。经监督指导,区纪委监委及时移交处置农村三资管理类问题线索12件,向区农业农村局下发工作提醒函1份,督促农业部门完成4248份三资合同整改,要素交易市场累计挂牌项目34宗,完成交易12宗,交易金额95.012万元,平台累计成交金额393.103万元,有力推动了邑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朝着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下一篇践悟丨积极探索有效路径 做深做实政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