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纪律审查新要求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信息来源:户县公安局    作者:高新宇   发布时间:2015-07-15   浏览次数:次  

准确把握纪律审查新要求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学习中央纪委“加大纪律审查力度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系列文章心得

 

当前,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坚定清晰,因此,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是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在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中央纪委“加大纪律审查力度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系列文章为我们准确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提供了基本遵循,它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我们要认真研读,贯彻落实,在认识上准确把握好三个关系,在方法上坚决落实三个要求。

一、准确把握好“慎”与“活”的关系

“慎”说的是党的纪律审查是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必须时时刻刻绷紧讲政治这根弦。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保证反腐败斗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活”说的是要深化“三转”,不断探索创新有效、管用的监督审查方式方法,要更多地运用警示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开展执纪工作,实现监督执纪常态化、长效化,这样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做实了。

二、准确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

“点”指的是在纪律审查中对于问题严重的腐败分子,要通过坚决查办腐败案件,把隐藏其中的“烂树”连根拔掉,防止病毒蔓延。“面”指的是在纪律审查中要善于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把握预防和惩处腐败大局。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不能泛化,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点”,引领大局面。

三、准确把握好“法”与“情”的关系

“法”既指国法也指党纪。管纪律的更要守纪律、守规矩。讲“法”也就是讲证据,讲程序,严追责。但是法律不外乎人情,良法必本于人情。“情”就是相信干部群众,教育在先,监督在先,即使违反党纪也要区别是一心为公,勇于改革中的过失,还是不听招呼,一意孤行的故意,宽容过失,严究故意。同时,对主动向组织交待了自己的问题的,要充分鼓励,处理上也要有从轻的考虑。

四、坚决落实好抓“早”抓“小”的要求

“早”就是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入审查重点,把“四风”问题死死看住,防止不正之风成为腐败的温床。“早”就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班子,抓住一把手,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抓“小”就是不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在出现问题苗头的时候该提醒的提醒、该警示的警示,避免问题小变大、少变多,甚至演变成违法犯罪问题。

五、坚决落实好抓“严”抓“细”的要求

抓“严”就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到最前沿,动辄得咎,坚决把隐藏其中的“烂树”连根拔掉,防止病毒蔓延。抓“细”就是立足党章,对照党章,拿着显微镜去找问题,拿着手术刀该刮骨就刮骨,该剜疮就剜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含糊。

六、坚决落实好抓“快”抓“准”的要求

抓“快”就是要竖起耳朵,八面来风;睁大眼睛,眼观六路;敏锐嗅觉,见微知著,善于从张家长李家短中,获取违纪问题线索。同时,要突出党纪特点,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案件审查时间,快查快结、快进快出。抓“准”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央确定的政策红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程序正义,在严格的程序和纪律约束下,用纪律的尺子去衡量被审查干部的行为。具体讲,就是要规范线索处置,听到问题反映,该核实的立即核实,该谈话函询的及时谈话函询;审查的结果是事实不存在,或没有线索反映的严重,就要予以澄清,或给予恰当的处理或处分。

总之,我们要全面、系统学习王岐山同志关于“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系列文章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认清形势,讲政治、顾大局,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坚守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担当,继续深化“三转”,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工作。(作者系户县公安局纪委书记高新宇)

 

 

                           

         
上一篇顺应新要求 强化执纪监督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 下一篇杨帆走访慰问庞光镇部分老干部、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困难党员